目前,兴义市七舍镇2万多亩的春茶已进入集中采摘期,茶农们纷纷抢抓农时采摘春茶。近年来,七舍镇坚持党建引领,将基层党建与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积极发动群众成立茶叶协会,与华曦、嘉宏两家省级龙头企业深度融合,在技术指导、产销对接、品牌提升上抱团发展,推动七舍茶企、合作社由单兵作战转向产业集群化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目前,七舍镇种植茶叶2.7万余亩,年产干茶120余吨,产值7000余万元,覆盖茶农2200余户,带动茶农年增收6000余元。
七舍镇依托“农业专家+茶农”的管护模式,通过换种、修剪、补植补造等措施,恢复和提高低产茶园生产能力,提升茶叶品质和质量;春茶采摘前邀请省、州、市茶叶专家对茶园除草、修剪、病虫害防治、强土、肥、水管理进行培训和指导,降低茶树病虫草危害,推动茶园管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2023年3月,依托镇党校举办培训班,邀请了州、市茶产业专家围绕茶产业概况及发展定位、春季茶园管理措施、市场营销和市场分析、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茶园病虫害防控以及茶青采摘技术等方面对七舍镇茶叶协会成员、加工厂(合作社)、茶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
七舍镇为稳定茶青价格,增加茶农收入,结合茶青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积极探索在全镇规划建设两个茶青交易集中点,搭建茶商和茶农沟通交流、资源共享平台,畅通产销绿色通道。同时,动员龙头企业、加工厂和合作社与茶农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由企业向茶农提供种植、管护、采摘等环节的技术指导,茶农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种植,企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回收,既增加了茶农的收入,又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实现企业与茶农“双赢”。据兴义市七舍镇楠泰茶叶加工厂法人王家法(退役军人)介绍:“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和茶农签订保收协议的方式,要求茶农按照加工厂的标准进行修枝、施肥,肥料主要是羊粪和油枯,从不用农药和化肥,从而保证茶叶的品质。目前,签订协议的农户共60多户,面积达300多亩,每户茶农年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
七舍镇还积极推广“双手采茶”技术,让茶农在指尖上赛功夫。积极动员群众向七舍镇糯泥村村民、2022年贵州省双手采茶技能竞赛决赛“银手指”获得者陈明涛学习“双手采茶”技术,提高采茶效率,获得更多的收益。2022年以来,陈明涛共培训“双手采茶”的村民60余人,这些村民的收入比之前提高了一倍多。
为破解产业高质量发展难题,七舍镇党委、政府坚持因地制宜、找准优势、延长链条,推动农业发展更显“特色”更具“活力”更有“成效”。
七舍镇党委书记吕邦宏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康养胜地、人文兴义”部署要求,坚持以“12345+N”工作思路为总抓手,结合我镇茶产业基础、发展潜力和区位优势,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扩市场,三年稳增收”的目标,以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在“管护、采摘、制作、销售”环节上狠下功夫,力争在5年内将七舍镇打造为拥有3.5万亩茶园,集茶生产、茶品鉴、茶贸易、茶文化体验、休闲养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茶叶小镇”,推进全产业链升级,努力把七舍茶打造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目前,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附加值。一是以团体标准“壮大品牌”。动员华曦、嘉宏2家省级龙头企业带头使用万峰春茶团体标准,带动七舍茶叶协会成员同步使用,按团体标准规范种植、田间管护、加工等环节,实现产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提升七舍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发展华曦、嘉宏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七舍茶》地理标志,带动辖区茶产业发展。二是以挂牌认证“保护品牌”。依托七舍镇革上村古茶树群,对260余株古茶树逐一编号、挂牌、建档案,实行单株跟踪专人护养机制;引导、鼓励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一证一系”“SC(食品生产许可证)”“ISO(食品安全保证体系)”系列认证;加强农药、肥料投入品监管,防止高毒高残留农药、除草剂等进入茶园;定期对茶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开展茶叶农药残留抽样检测,全面为我镇茶叶质量安全保驾护航。三是以化繁为简“整合品牌”。成立茶产业调研队,对辖区内茶叶企业、合作社、加工作坊进行调研,评估各现有品牌优势、劣势、市场前景,通过“以大带小、以精带粗”方式组建七舍茶叶加工联盟社,探索“村合作社+企业+基地+协会+农户”多元投入模式,联合各加工厂整合改造加工设备、实行工艺标准统一、淘汰弱势品牌、合并同类品牌,并将发展良好的品牌根据时节、产区、厂家等不同,划分为七舍茶各系列产品,统一归纳到七舍茶区域公用品牌标识中,做到统一基础视觉调性、统一宣传核心理念、统一定价标准。
通讯员 谢桂林
来源:天眼新w,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